科普〜蛇的攻击前行为

admin

需要强调一下的是,银环蛇确实性格温顺。

好像不知道自己北半球第一毒的样子,见到人就跑,畏光,夜行,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做出攻击准备。

有些银环蛇被强光照射后,反而会向着光源来,可以理解为被照晕了,另一解释是想爬到光源的背面。

另一种众所周知的攻击前行为,是眼镜蛇属和眼镜王蛇属的。

攻击前鼓起颈部,对准攻击对象,发出嘶嘶或哈哈的喷气声,喷毒,咬击。

喷毒眼镜蛇有独特的毒牙结构,但普通的眼镜蛇,例如舟山眼镜蛇也可以将毒液喷出,原理是大毒液量和甩头。

准头当然比不上专业的喷毒眼镜蛇,一米之外就是随缘命中,但毒液入眼或溅入伤口同样会造成中毒。

一般来说,眼镜蛇的攻击范围确实是以抬起上半身为半径的圆形。

但有些个体能够在咬击的时候向前游行,尤其是眼镜王蛇,所以这种判断标准并不能作为作死的标准。

总之,作为一种威胁姿势,最好的方式就是离开。

背对着跑也没关系,蛇不是猫科动物。

关于蛇会追人的传说,一方面是对蛇的妖魔化描述,另一方面,有时候蛇会追人,是保证把你赶远一点,比如说护巢的眼镜王蛇。

蝰科、蟒科、游蛇科的攻击前行为,大致都是弓起脖子并游动身体。

哦,大型蟒可能游不起来,准备将头部弹射而出,并进行绞杀。

当然,会绞杀的蛇绝对没有毒,有毒的蛇绝对不会绞杀,这是能量守恒。

某些毒蛇会咬住猎物后用身体缠住,其实观察得仔细一点能发现,这种缠绕和绞杀的力度和圈数不可同日而语,作用只是固定,为了防止中毒的猎物跑着跑着就在找不到的地方死了。

顺便说一下,被绞杀型蛇类咬住的处理方式。

将被咬住的部位连同蛇头浸入水中,不要用开水,等到蛇类由于缺氧松口。

你也可以选择和绞杀型蛇类肉搏,但是建议先了解一下,蛇一身上下都是肌肉,力气比人大。

有人曾经说过,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带入动物而误判动物的行为。

也有人告诫,毒蛇永远都只是观赏型动物。

蛇类有与人不同的行为准则,这是很正常的。

所有的蛇类都有警告动作,尤其是面对人这样非捕食对象的生物。

面对蛇类的时候要保持冷静,不妨绕路而行,无毒蛇咬伤还会破伤风感染呢。

2020年02月17日(高一上学期)创作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88 南美洲世界杯预选赛程_世界杯2 - ycfcj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