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阅读如何影响我们的大脑?
深度阅读如何影响我们的大脑?
11.4MB
00:0008:15
【解读】南希
趁着世界读书日,我们来聊一聊deep reading深度阅读。什么是深度阅读呢?就是指的是将新读到的东西,与现有的知识联系起来,这个过程让读者对新读到的东西有更透彻的理解,而且还能记的时间更长。有些常年读书的人说自己是过目不忘,可能就是在阅读的时候达到了深度阅读的效果。本期听外刊,我们就来看一看,深度阅读如何影响我们的大脑?如何达到深度阅读?
《纽约时报》2022年11月22日刊采访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与信息学院的教授玛丽安·沃尔夫,沃尔夫是研究阅读如何在大脑中起作用的世界顶尖专家之一。我觉得沃尔夫最棒的一点是,她没有一味地劝人们放弃手机阅读,再转回纸质阅读上。其实就算是没有各种实验,我们也知道多读书是有好处的,天天抱着书本阅读更是好处多多。沃尔夫做的是让人们明白阅读的时候,我们的大脑在做什么,以及不同媒介呈现出来的“书”,是会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的。下面我们细说。
沃尔夫认为,人类大脑中没有任何东西,或者说没有一个基因、没有一个区域是专门用于阅读的。这与阅读中触发的语言、视觉、认知和情感,是截然不同的。
就拿语言来举例,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。语言的发展有一套基因程序,相比之下,阅读不是这样的。人类的发展过程中,从未想过要阅读。但挺好玩的是,大脑确实有这种神奇的能力,它能利用基因程序,以新的方式在大脑内部形成新的回路。因此,大脑具有制造新电路的能力。而人类发明的阅读,也恰恰需要一个新的回路。因此,大脑逐渐学会了如何连接因其他原因而存在的部分,并形成一个新的回路,成为6000年前人类开始阅读的第一个基础网络。
科学家明确这一点之后,就明白了一个事实,那就是既然这个回路不是自然形成的,那它的可塑性就很强。这一点非常重要,不是说有人生来就会读书,而是他读的东西和阅读方式,正好完善了这一电路。所以他才读了更多的书,掌握的背景知识越多,就触发他读更多更多的书,又促进了他的回路,大脑更加完善。于是,一个良性循环就开始了。这样的人在深度阅读的时候,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,完全进入作者的思想理论和切身感受之中。
这与为了获取信息而阅读完全不同。获取信息的阅读方式就是人类最早的阅读形式,我们只是随意地浮光掠影地阅读表面的东西,勉强把这些内容固定在记忆中,这种方式只会让我们的大脑越来越不适应阅读,结果就是读的书越来越少了,然后我们会说,我不爱读书,我读不懂。于是,我们才经常听到科学家说,我们在手机上的阅读方式会降低辨别力和理解力。
但不是说在手机上阅读就完全不好,在手机上我们通常做的是略读,略读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防御机制,我们可以处理更多的信息,也提高了阅读速度,帮助我们专注于大量的信息,还能多任务处理和娱乐。
除了这些好处,手机阅读削弱了我们使用完整电路的能力,这种能力包括使用背景知识来推断、推理真相、感受作者、理解完全不同的视角,等等。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一种特定的阅读心态或习惯,这种心态或习惯大体上以略读为基础的。因此,当我们想读一本小说的时候,就会发现自己很难进入。
但我们现在也离不开手机了,这该怎么办呢?沃尔夫的建议是,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。如果我们就是要读短信和邮件,那就略读。如果目的是要真正地、更深层次地理解某些事物的复杂性,或者是要感知那些精心挑选的词语之美,要么读纸质版,如果你能在电子设备上达到深度阅读,那也行。
如果大家想提高自己的阅读大脑回路,最好每天在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落里,至少读10分钟或20分钟书。如果实在没有时间阅读,也可以用音乐来代替阅读,有些音乐也可以帮助人们体会类似深度阅读之后的感受。沃尔夫个人比较喜欢韩国作曲家李闰珉(Yiruma)的音乐,据说是那种兼融东方的抒情与西方的典雅的音乐风格。大家感兴趣可以找来听一听。(https://www.nytimes.com/2022/11/22/opinion/ezra-klein-podcast-maryanne-wolf.html?showTranscript=1)
《金融时报》2023年10月19日刊的观点也非常有意思,她们说,美国西北大学的教授们认为,我们正在回到只有精英 "阅读阶层 “才会阅读长篇文章的时代,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在教育上花费了更长的时间,图书销售也依然强劲。但是,人们还是失去了阅读能力,思考能力也有所下降。
《金融时报》认为其中一个因素是,政客们提供的 "简单主义 “满足了人们对简单的需求,那就是用简单的答案解决复杂问题的意识形态。比如,科学家们认为特朗普的说话水平只有四年级学生的水平;相比之下,在印刷时代,美国第39任总统吉米·卡特就有高中学生的口语水平。
另外,在巴以冲突中,网络语言也简单的可怕。比如,政府官员们会说,”我们的死婴胜过他们的死婴。”。 斯蒂芬·平克说,当领导人讲话的复杂性下降时,战争也会随之而来”。(https://www.ft.com/content/421210aa-8a29-416a-8f52-f5510c30582f)
最后,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达到深度阅读的三个步骤。《Tes》2024年1月29日刊说,第一步,在开始独立阅读某个主题之前,写出自己对该主题的了解。这会帮助我们进行横向思考,从而更容易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,为更深入的阅读做好准备。开头可以是,”我已经知道了什么什么......"。
第二步,主动阅读,先尽量将文章全文通读一遍,这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文章的大意;第二遍读是为了加深理解。面对复杂的内容时,在空白处写下与内容有关的具体问题。如果你遇到一个特别复杂的句子,可以进行仿写来理解它,因为转述是加深理解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。如果使用荧光笔,不要随意使用,画的满篇都是高亮,那就没有意义了,突出关键点,要想清楚这个地方为什么对你来说是关键的。
第三步,发现文章的小细节,每当读者发现文章某处与自己的生活、情感或未来抱负相关联时,深度阅读就会得到加强。(https://www.tes.com/magazine/teaching-learning/general/strategies-support-deep-reading)
最后,想对大家说,我们要尽量建立一种思维习惯,一种追寻我们思维最深处风景的阅读习惯。这有点像普鲁斯特说的,阅读的核心是我们超越作者的智慧,发现自己的智慧。
行,我是爱读外刊的南希,拜拜了您嘞。
(点击上图收听往期栏目)
制作人:李南希
音频编辑:张译丹
审校:天健
发布时间:2024年4月2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