雍正继位当夜,从未露面的十七阿哥为何出现?注意邬思道的话里话

admin

当然,或许有人会说,要杀邬思道,派个人就行,雍正皇帝何必亲自出马?

因为此时的雍正皇帝仍在犹豫之中,仍有不舍,所以才有了这场最后的试探,才有了这场雍正皇帝和邬思道之间的极限拉扯!

邬思道:皇上。

雍正:你还是你,我还是我,不要做这生分模样,今晚这一见,十分难得呀,只在家里住一宿,过了明天就又是个忙法了。

开场第一幕,就是一出经典的职场教育课,别管领导以前是谁,别管领导以前和你什么关系,领导就是领导,绝非以前的谁谁谁,要懂事,更要懂得规矩!

胤禛已经升级成为雍正皇帝,绝非以前的四爷,那就必须下跪,必须称呼“皇上”。

再请注意雍正皇帝强调的关键:只在家里住一宿。记住这个关键的信息,我们等会要考!

按理说,孝子守灵,今晚我不该回来,只是乍逢大变,宫里情形不明,回来略住一住,顺便来看看你。

正常情况而言,雍正皇帝应该考虑邬思道的感受,正确的顺序应该将“看看你”放在前面,“顺便回来住一住”,但雍正皇帝为何枉顾了这个语言习惯或者基本礼数?

很明显,雍正皇帝在掩盖,在刻意回避自己返回潜邸的目的。朕就是专门回来看你的,就是想要试探你,然后除掉你!另外,我们还要记住一个关键信息:孝子守灵,今晚本不该回来!

然后,雍正皇帝突然就强调了一个似乎和本场对话并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:

雍正:老十三也是太费事了,有个丰台大营还看不住这个院子吗,用得着把顺天府和善扑营的兵都给调来吗?

邬思道:皇上,是我叫十三爷这么办的,五路人马,平素不相统属,共同护驾,十三爷居中指挥,才不至于出意外,这个时候越小心越好啊!

雍正皇帝真就不知道,如此布防,肯定出自邬思道之手?

他当然清楚,他就只是想要试探一下邬思道的未来打算,试探一下邬思道是不是有什么要求!

就具体功劳而言,邬思道为胤禛登基做出的贡献,甚至远超年羹尧、隆科多乃至皇十三子胤祥,最是应该予以妥善安置。但邬思道心里有数,但凡自己提出过分要求,或者真就居于庙堂,自己定然会落得一个兔死狗烹的下场!

但邬思道又不能欺瞒雍正,谁安排的就是谁安排的,只是不能领下这份功劳而已!所以,邬思道认真给予了回答,并着重强调了“越小心越好”的关键,算是最后一次维护了自己的忠诚形象!

只是,邬思道的郑重回答,反倒让雍正皇帝误会了,他误认为这是邬思道邀功的表现,甚至有点逼着雍正赶紧给出安排的意思。

所以,雍正皇帝的语气变了,态度变了,杀气满满:

既然是邬先生安排的,自然万无一失啊,你的名分,容朕慢慢安排。

邬思道一听,这是误会了,更是生气了,赶紧给出解释:

皇上误解臣的意思了,臣根本就不是为官之人,臣有三不可用,臣是个残疾之人,历朝历代哪有瘸子居于庙堂之上的,倘若皇上启用了臣,虽至公也不公,虽无私也有私,岂不有伤圣德。

首先,我是瘸子,身有残疾,不能居于朝堂之上,就算是执掌哪个衙门都不行!

真要是硬给我安排了,皇上的正面形象还要不要?新朝该有的稳定还要不要?甚至,皇上万年以后的名声还要不要?

所以,我不适合当官!

臣原是先帝朝的犯罪之人,如今皇上克承大统,就启用先朝钦犯,到底是先帝朝当年抓臣抓错了呢,还是皇上如今用臣错了。

新朝伊始,虽然万象更新,但你一上来就推翻前朝旧案,你自己觉得合适吗?

更为重要的是:

臣虽然小有才气,却是阴谋为体,皇上行的是光明正大之道,用的自然是光明正大之臣,臣在潜邸十多年了,蒙皇上言听计从,纵然有些才智,也早已用尽耗光了,如同已经熬干了的药渣儿,何堪再用啊。

说到这里,邬思道开始点题,强调自己不能为官的理由是一方面,但更重要的是,邬思道想要提醒一下雍正皇帝:我清楚你的手段,更知道你的阴险,但你别忘了你现在的身份,你已经贵为雍正皇帝,要正大光明,绝不可阴谋算计,你不能再有暗中除掉我,掩盖曾经污点的卑劣想法!

邬思道明确了自己不愿留下的想法,雍正皇帝算是放下了一半的心,但邬思道又将去到哪里?有没有可能后续泄露有关自己夺嫡的诸多黑历史?

关于这一点,雍正皇帝必须弄清楚:

雍正:大隐隐于朝,中隐隐于市,小隐隐于野,先生想怎么隐?

邬思道:臣想半隐,第一,臣孑然一身,身无分文,倘若全隐,必然饿死,第二,臣和皇上君臣遇计十几年,一朝离别,皇上一定会想念臣的,臣也一定会想念皇上的,臣若全隐了,万一皇上想念起臣来,却找不到臣,臣心何安呐!因此,臣想找一个既能吃饭,又能让皇上找到臣的地方,半隐起来,既使臣在有生之年有所依靠,又全了我们君臣这段恩遇,皇上。

如果邬思道不隐,那就有着被人拉拢收买的可能,更有着泄露雍正皇帝夺嫡秘密的可能,雍正皇帝当然不放心;如果邬思道全隐,那就等于脱离了雍正皇帝的控制,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,雍正皇帝更是不放心;所以,邬思道要想活命,那就只能“半隐”。

我不出现,你就不用担心我会泄露你的秘密;我不消失,你就不用担心我会脱离你的控制;甚至,我就直接待在你能明确掌握动向的地方,或者干脆就到李卫或者年羹尧的衙门当个幕府,总能让你放心!

既然如此,既然雍正皇帝所担心的事情都不会发生,雍正皇帝暂时放下心来,甚至直接亮明了“饶命”的态度:

那就依了你。

奈何,就在邬思道感觉“自保”已经完成,雍正皇帝已经放弃诛杀的时候,张五哥进来了:

启禀皇上,十七阿哥求见。

请注意雍正皇帝的反应,先是低头看了看怀表,然后便给出了回应:叫他进来吧。

为什么要看时间?

再结合我们前面提到的关键信息:按理说,孝子守灵,朕今晚不该回来!

雍正皇帝尚且应该守灵,皇十七子胤礼为何就能跑回四爷府,甚至还要主动请见雍正皇帝?

很明显,胤礼得到了允许,甚至被安排了另外的任务,而且这个任务还有着时间限定,大抵就是诛杀邬思道的命令!

不信,你再看邬思道的反应,立马紧张了,赶紧出言阻止:

四爷,皇上,今非昔比,您不宜善听善见呐!

谨慎如邬思道,小心如邬思道,为何能够紧张到叫错了称呼?甚至还要公然挑战雍正皇帝的权威,反对雍正皇帝的命令?

因为胤礼一旦进来,那就是执行命令,那就是邬思道的死期!

就算雍正皇帝给出了说明:

老十七是我,是朕的兄弟,怎么好给他闭门羹吃呢?

再请注意雍正皇帝自称的错误,就只是因为刚刚升级,还不习惯自称“朕”?

整场对话中,雍正皇帝的自称并没有固定,一会是“我”,一会是“朕”,但却从来没有临时更改过,这一次为何就专门修正了呢?

因为雍正皇帝同样紧张,或者心中有愧,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压制自己的慌张!

只是,就算雍正皇帝给出了明确说明,邬思道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,甚至不再搭理雍正皇帝便直接冲着张五哥下了令:

你回十七爷的话,皇上稍息片刻就要进宫,如有公事请他转告张廷玉处置,要是关防的事就请十三爷处置,要是私事,你就说天子没有私事。

公事,有人找;私事,不能找;关于关防的事,更是有专人负责;反正就是不让你进来,就是不给你执行命令的机会!

更为关键的是,邬思道竟然私自更改了雍正皇帝的决定,雍正皇帝刚回来就强调了自己的安排——住一晚,明天换个忙法;但邬思道直接就变成了“稍息片刻,就要进宫”,这就相当于明确告诉了胤礼:任务取消,朕要回宫,这里已经没事了!

然后,邬思道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雍正皇帝的身上:

皇上,您看这么回话儿行吗?

所有的退路都被堵死,所有的担忧都已消失,雍正皇帝还能说什么?最起码,今晚再也找不到除掉邬思道的理由!

明天呢?

将来呢?

邬思道又将如何自保?

或者,雍正皇帝真就能放过邬思道这个掌握了自己太多秘密的所在吗?

Copyright © 2088 南美洲世界杯预选赛程_世界杯2 - ycfcj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